BATJ在东南亚与苹果、三星等短兵相接 生态系统成焦点

2月份以来,京东要售卖20亿英镑英国产品的消息一直热度不减,不过,互联网巨头走出去与回归并不矛盾。比如,大家纷纷表态要回归A股,让咱终于觉得:你还是个中国公司,性质没变。但是且慢:如果你要较真BATJ的国籍,恐怕要费一番工夫。

国内市场当然是互联网巨头的大本营,但BATJ们也在看着锅里的,这就是东南亚市场。Startfor近日就以此主题,粗粗划拉了一下中国及美国巨头们在东南亚市场的动作。结论是:在东南亚的战斗中,中国和西方科技巨头正在进行一场没有本土优势的比赛。

《BATJ在东南亚与苹果、三星等短兵相接 生态系统成焦点》
中国的科技巨头正在东南亚的沙地上划线。从互联网重量级选手阿里巴巴到智能手机制造商小米,中国公司已将该地区列为推动其与日本,韩国和美国竞争对手角逐的关键市场。东南亚国家联盟(东盟)的10个国家人口超过6.2亿。而通过智能手机应用,互联网业务和其他传播技术培育该地区的人们将能够在未来20年内获得全球最重要的增长动力之一。

中国之路

在过去五年中,中国的科技巨头已经成为家喻户晓的名字。其互联网三位一体 – 百度,阿里巴巴和腾讯 – 现在的总市值超过1万亿美元。阿里巴巴和腾讯现在是全球十大上市公司之一,仅落后于亚马逊,Google / Alphabet和Facebook等美国竞争对手。在智能手机市场,美国的苹果公司和韩国的三星电子仍处于首位,但中国的华为,小米和Oppo排在前五位。

尽管中国科技巨头在国内市场上相互激烈竞争并取得霸主地位,但,这场比赛正在前往东南亚,因为科技巨头正在争夺数字滩头战。

《BATJ在东南亚与苹果、三星等短兵相接 生态系统成焦点》

东南亚竞赛

东南亚的地理位置和新兴发展使其成为一个扩大高技术应用的有吸引力的市场。它的岛屿分散,这需要智能手机进行连接,现金支付仍然很普遍,因为很少有人进行数字交易。但随着互联网和智能手机渗透率的快速增长,东南亚的数字经济正在增长,去年消费群体增长近50%。尽管如此,数字交易还不到总体零售额的5%。

在中国的帮助下,扩张正在多个方面发生。例如,阿里巴巴于2016年首次大举收购东南亚电子商务公司Lazada。2017年6月,该公司将其股份上调至83%,并于3月19日宣布在2018年进一步投资20亿美元,使其总投入达到40亿美元。Lazada现在正试图采用类似于美国亚马逊的商业模式。它专注于建立物流枢纽,直接向客户提供服务,尽管在东南亚的地理位置上,这被证明是一项艰巨的任务。

而阿里巴巴不是唯一的。在中国,腾讯的战略一直是通过专注于移动,电子商务和支付等方面来挑战阿里巴巴,并试图在海外复制这一战略。

例如,它支持总部位于新加坡的Sea公司,该公司在其2017年10月的首次公开募股中筹集了超过10亿美元的资金。位于北京的阿里巴巴和京东,现在正在采取类似的战略在泰国和印度尼西亚进行投资,希望用它作为邻国东盟国家电子商务和物流的跳板。Sea在IPO之后一直在努力寻找成功。它最近宣布2017年的损失超过预期,其总裁预计将于2018年底离职。

中国优势

随着电子商务和移动支付系统进入东南亚,中国公司可能会占有优势。中国已经经历了类似的发展过程,因为这些技术遍布全球。五年后,阿里巴巴的支付宝和腾讯的微信支付可能在东南亚无处不在,因为Apple Pay和Google Pay正在西方成长。

但在这个数字化转型过程中,东南亚和中国与西方之间存在着一个至关重要的差别:前者缺乏既定的信用银行体系。因此,对于许多小型企业和智能手机用户数量的增长而言,这比发达国家的用户转变要容易得多。这种情况可能会使支付宝,微信支付和中国互联网公司在东南亚等市场占据优势。

但是一个大问题仍然存在:中国互联网公司能否吸引忠实的粉丝群?

在电子商务,数字经济,数字支付和随之而来的操作系统被整合和相互关联的世界中,战斗可能发生在生态系统之间。

在美国,这些战斗包括谷歌的Android与苹果的iOS,谷歌与亚马逊的云计算。在中国科技生态系统中,用户已经涌向腾讯和阿里巴巴巨头。总之,线路将围绕生态系统进行,企业将希望与一家科技巨头合作,确保通过它们进入市场。

不足之处

虽然中国似乎有优势,但也有缺点。在中国境内工作的内容可能无法在中国境外工作,中国以消费者为中心的生态系统在东南亚可能不被接受。其中一个后果可能是中国自己的公司之间的死亡整合战,只剩下一个赢家。

此外,美国和韩国的科技巨头不会放弃战斗并拥有自己的优势,特别是在智能手机和硬件方面。所以,在东南亚的战斗中,中国和西方科技巨头正在进行一场没有本土优势的比赛。

 

点赞

发表评论

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