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忆科技贾槐真:以RRAM技术构筑AI时代端侧算力基石

阻变存储器(RRAM)是一种新型非易失性存储技术,通过外部电场调控器件材料电阻值实现存储。凭借读写速度快、低功耗、存储密度高的优势,在消费电子、汽车、医疗等行业需求拉动下,市场前景广阔。

据Global Market Insights Inc.最新报告,2024年RRAM市场估值达7.869亿美元,预计2025年达9.099亿美元,2034年将增至37.9亿美元,年复合增长率17.2%。它与相变存储器(PCM)、磁变存储器(MRAM)等并列为最具潜力的新型存储器。

市场分析:应用倒逼技术创新

《新忆科技贾槐真:以RRAM技术构筑AI时代端侧算力基石》

北京新忆科技CMO贾槐真

2025年11月23日,中国国际半导体博览会(IC China 2025)在北京召开。24日,北京新忆科技CMO贾槐真在“人工智能及大模型芯片论坛”上,详解了RRAM技术及在AI领域的最新进展。

贾槐真指出,近两年国内MCU(微控制单元)行业呈现三大趋势:新工艺平台加速应用、eFlash替代推进、国产替代深化。

过去MCU多采用40nm及以上成熟制程,但可穿戴、物联网、汽车电子等场景对“小尺寸+高集成+低功耗”的需求,倒逼厂商向28nm、22nm乃至16nm推进,以平衡成本与性能功耗比。此时,新型嵌入式存储成为突破关键。

地缘政治不确定性也让国产替代成为行业共识。从去年起,国内头部厂商与代工厂合作评估RRAM、MRAM等下一代非易失存储,为16~28nm节点量产铺垫“先进制程+高可靠数据保持”方案。

核心优势凸显,适配先进工艺

贾槐真强调,RRAM具备六大核心优势:一是工艺延伸性强,新忆科技已从55nm突破至22nm以下,可等比缩减面积且器件难度更低;二是成本优势显著,采用后道工艺,兼容HV、BCD及FinFET等工艺,仅需在逻辑工艺基础上加两层掩膜版;三是适配性广,支持中芯国际、联电等一线代工厂的55/40/28/22nm等工艺;四是替代性强,可直接替换OTP、eFlash等多种嵌入式非易失存储器;五是功耗极低,无需Flash的高电压,读写电流小且省去擦除功耗;六是写操作灵活快速,支持直写及擦除编程操作,节省时间。

RRAM的功耗低、体积小、成本节省等诸多优势,除了助力其在存储方面广泛应用,也使其适配端侧算力芯片(静态参数),如近存计算、存算一体芯片等,产品形态包括存算一体RRAM算力内核和近存RRAM存储内核。

替代eFlash成趋势,全球加速布局

传统eFlash工艺复杂、成本高,且与FinFET工艺不兼容,止步于40nm制程。而RRAM以小尺寸、简工艺、低成本及先进工艺兼容性,成为替代eFlash的理想选择——光照成本仅为eFlash的1/6,读写速度提升10倍以上。

全球厂商正加紧布局:台积电40/28/22nm RRAM已量产,12nm即将量产;三星也在积极推进。中芯国际40nm HV-RRAM已量产落地;维信诺与昇显微合作完成全球首颗RRAM AMOLED驱动芯片认证;新忆科技的嵌入式RRAM已落地显示驱动、射频等芯片场景,其中显示驱动芯片通过多家OLED屏厂测试,具备量产条件,量产后将成为业界首个用于品牌手机屏的RRAM方案。

新忆科技:领跑国内RRAM产业化

新忆科技2018年孵化于清华大学集成电路学院,专注RRAM技术及芯片研发,拥有独立式和嵌入式(eRRAM)RRAM芯片产品,覆盖55nm至22nm及以下工艺,是国内首家RRAM量产企业,也是国际上率先实现新型存储器产业化的企业之一。

2021年,其Nor RRAM量产,累计生产超2000万颗;2020年40nm RRAM流片,2022年28nm流片,2024年22nm流片,并入选北京“专精特新”企业,获国际机构Yole《Emerging Non-Volatile Memory 2024》报告认可为中国RRAM领域代表企业。

据2024年国际电子器件会议(IEDM)披露,新忆科技28nm RRAM单元面积比肩同业22nm产品,循环寿命达1万次,125℃下数据保持10年。目前其22nm平面结构RRAM单元面积已追平同业12nm水平,超高密度技术可适配高带宽需求,1T4R成果已发表于2025年中国集成电路科学技术大会(CSTIC)。

构筑端侧存算“大脑”,赋能MCU升级

2025年,新忆科技RRAM产品良率超99%,计划明年将循环寿命提升至10万次,2027年突破大容量存储阵列技术。

贾槐真表示,RRAM将助力中国MCU产业迈入先进工艺,满足性能提升、成本降低的核心需求,同时构筑端侧存算“大脑”,为AI时代端侧算力芯片提供低功耗、小体积、低成本的存储与算力支撑。

点赞

发表评论

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