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加速区块链落地,但技术只是一个小问题

银行区块链技术的落地应用正在加速推进,各大银行布局区块链也已成为大势所趋。不过,专家认为,把区块链整合到银行体系,除了技术,还面临监管、体制机制及制度层面的挑战,而这个过程,将是长期的。

发力区块链场景应用

相较半年前停留在理论探索阶段,区块链技术在金融领域或场景的应用正逐步丰富和落地。

“区块链具有公开、透明、可追溯且不可篡改的特征。只有将这些特征与场景相结合,才能真正发挥作用。”工行创新管理部总经理马雁日前对《金融时报》记者表示,“工行在2017年5月建设了业界首个服务于精准扶贫的区块链平台,实现扶贫项目及用款审批的透明运作,保障扶贫资金的封闭运行管理,大力支持普惠金融发展,到今年已经有18亿元的资金在这个平台上运作。”

据介绍,工行除了将区块链技术应用于精准扶贫外,还与雄安新区合作,在万亩造林项目中运用区块链技术实现项目资金的闭环管理,助力实现城市建设管理的“公开透明”,服务“数字雄安”建设。

建行则探索“区块链+贸易金融”技术,在雄安新区将区块链技术运用到租赁住房平台上。今年1月,建行在雄安新区上线了首个区块链租房应用平台。

“区块链技术是建行一直瞄准的一个重要方向,花费了大量的人力进行研究和探索。目前建行的区块链技术应用到了国际业务。”建行行长王祖继在该行2017年业绩发布会上表示。

农行在国内银行业中首次将区块链技术应用于电商供应链金融领域,上线涉农互联网电商融资产品“e链贷”。此外,农行推进金融数字积分系统建设,打造区块链积分体系。

中行推出贸易融资区块链应用,推出指纹、指静脉及声纹认证等生物认证科技应用。

“深化在区块链、虚拟现实/增强现实、物联网、量子通信四大方向的新兴技术研究。区块链相关技术在跨境支付、公益中行、雄安新区服务场景等方面都得到了具体应用。”中行高管在该行2017年业绩发布会上表示。

此前,招行也宣布实现将区块链技术应用于全球现金管理领域跨境直联清算、全球账户统一视图以及跨境资金归集这三大场景。

降低成本提高效率

区块链技术为何如此受追捧?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金融协创中心研究员李虹认为,在应用层面,区块链的安全、透明、高效三大优势,使其特别有助于规范互联网金融的发展以及促进物联网和共享经济的普及与创新;在资本市场,采用分布式数据库和智能合约可以大幅减少人工核对工作,为金融机构节省成本。

李虹含表示,区块链的应用场景和细分市场都属于在网络上可以进行传输和加密的部分,主要包括数字货币转账、支付、借贷,跨境支付与结算,央行发行数字货币,证券发行与交易,供应链或贸易金融,反洗钱和认识客户。

“银行希望通过区块链技术低成本地填平交易各方之间的信任鸿沟,使得交易环境更为安全可信,同时提升经营效率、管控风险,并缩减交易和管理成本。更重要的是,一些传统业务流程可能被简化或省去,新的金融交易模式相继出现。”某银行机构人士称。

中信银行相关负责人表示,该行基于区块链技术的信用证信息传输系统改变了银行传统信用证业务模式,使信用证的开立、通知、交单、承兑报文、付款报文各个环节均通过该系统实施,缩短了信用证及单据传输的时间,报文传输时间可达秒级,大幅提高了信用证业务处理效率,同时利用区块链的防篡改特性提高了信用证业务的安全性。

大规模应用尚存挑战

业内专家表示,从实践进展来看,区块链技术在整个银行体系中的应用目前还处于初级阶段的观望和实验状态,想要将区块链技术完全应用到实际的银行运营系统中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区块链技术完全应用对于各个经济部门的体制机制都有一定要求,想要获得市场认可还面临着不少的困难。

一方面,将区块链技术整合到现行的银行体系中所需成本较大。“区块链技术的发展才短短几年时间,却在银行领域展现了极大的潜力和应用前景;要将区块链技术整合到现行的银行体系中,需要在创造经济效益的同时符合监管部门的要求,除此之外还要与传统的银行业务和资本市场的基础设施进行良好的对接。因此,要进行去中心化的技术重新部署,除了消耗较大的人力物力财力外,还必须对银行自身和相关部门的体制机制和制度进行改革,遇到的阻力也会较大。”李虹含认为。

另一方面,区块链在技术层面也面临着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在区块链所建立的网络系统中,每一个区块所能承载的数据信息都是有限的,对用户的数量具有一定的限制,这就无形中将一部分用户排除在外。而要完全理解和运用区块链技术进行相关的金融活动,对市场参与者的专业知识水平有较高的技术要求,这也可能减少市场参与者对区块链技术的接受与应用。”李虹含如是说。

(金融时报-中国金融新闻网 作者:孟扬)

 

点赞

发表评论

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