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国家人工智能应用中试基地的核心展示窗口,厦门供应链人工智能创新馆(以下简称“创新馆”)于9月8日在第二十五届中国国际贸易投资洽谈会正式揭幕。它不仅是前沿技术的集结地,更系统性地为行业呈现了一套整体、系统的“厦门解决方案”。
该基地由国家多部委联合指导,由国贸控股、建发集团、象屿集团三家世界500强企业合资成立的厦门供应链数智创新有限公司承建与运营。基地将充分发挥厦门两岸融合发展示范区、物流供应链发展领先等优势,联合上海人工智能实验室、厦门大学等顶尖科研力量,并与华为、中远海运、中外运等人工智能行业生态伙伴,打造集数据、模型、场景于一体的核心服务能力,破解国际物流与供应链领域的行业共性问题,探索人工智能技术赋能产业升级的全场景应用新路径。
核心亮点一:典型场景,展现AI决策支持能力
创新馆的核心,首先在于其聚焦行业痛点的典型应用场景展区,直观展现了AI在真实业务场景中所发挥的能力。
在大宗商品领域,通过AI价格预测模型,研判价格走势,为企业的成本控制和风险管理提供强有力的决策支持。
在复杂的跨境物流中,自研的“物流路径规划智能体”,则可以增强企业应对供应链突发状况的韧性和效率。
核心亮点二:全栈技术底座,尽显“厦门实力”
这一切应用的背后,是创新馆在“共性技术能力展区”中所展示的强大技术底座:建立了涵盖国产化算力、高质量行业数据、供应链垂类模型、开放式开发工具链的四位一体共性支撑能力。
核心亮点三:港航贸一体化,演绎全链条智慧协同
展馆内巨大的实体沙盘,生动演绎了“港航贸一体化”的未来。以厦门新能源电池装备优势产业为例,参观者可以清晰地看到AI如何在从原材料进口、智慧订舱、到无人码头作业、再到海事智慧监管的一系列核心场景中,实现无缝衔接与高效协同,完整呈现AI驱动下全球贸易的全新面貌。
核心亮点四:顶尖生态齐聚,共筑开放创新联合体
创新馆的“生态展区”可谓星光熠熠,全面展示了一个资源共享、能力互补的产业共赢生态。
前沿科研力量:上海人工智能实验室不仅展示了其前沿的具身智能技术,实现了无人机、机器狗与人形机器人的协同作业,还为基地的建设提供了“书生浦语”、“书生万象”通用大模型及“风乌”气象大模型等技术加持;而厦门大学嘉庚实验室则带来了其在新能源材料领域的智能研发系统,展示了人工智能在加速基础科学创新上的巨大潜力。
行业科技巨头:作为产业数字化转型的先行者,建发、国贸、象屿这三家联合承建基地的本土龙头国企,正通过“云智”平台、“浆纸e站”、“屿象同学”等AI实践,成为驱动生态发展的核心引擎。与此同时,华为以其“昇腾”AI基础软硬件与“盘古”大模型,展示了构筑坚实、自主可控的国产化数字底座的强大实力。
物流产业先锋:中远海运基于其“Hi-Dolphin”航运大模型,可实时追踪其遍布全球的庞大商船船队动态;而中外运则通过“识货宝”、“箱速检”等一系列自研AI应用,为传统的仓储管理与集装箱检验环节注入了智慧升级的强大动力。
从产业先锋到科技巨头,从国际品牌到本土创新,一个覆盖“政、产、学、研、用”的创新联合体已然成型。
创新馆的启幕,是厦门引领中国供应链行业迈向更智能、更高效新未来的一个缩影。它将作为一个持续进化的创新“策源地”,为打造世界级人工智能生态创新先导区贡献源源不断的“厦门力量”。
- AI为“经济大动脉”注入新动能 国家级供应链创新馆在厦揭幕 – 2025年9月12日
- 新研智材完成千万级种子轮融资,材料研发在AI技术加持下发生范式变革 – 2025年9月9日
- AR眼镜也能享受豪车体验 Bang&Olufsen被爆10月发布眼镜产品 – 2025年9月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