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滩大会蚂蚁集团吴敏芝:未来好的组织在于充满温度的人机共生关系

“在利用我来降本增效之外,哪些岗位是需要永远留给人类来做的?”、“当生计不再依赖劳动,你还要工作吗——为收入,还是为成为某种人?”在2025外滩大会收集到的AI向人类提出的十大问题中,与工作有关的2个问题在场内被观众票选为最关心的问题。

2025 外滩大会“AI十问世界”

9 月 13 日,在由蚂蚁集团、香港大学以及《哈佛商业评论》中文版共同主办的 2025 Inclusion·外滩大会“重构未来:面向 AGI 的组织创新与人才发展”见解论坛中,来自学界、产业界与创新企业的代表,共同探讨 AGI 浪潮下的组织变革与人才发展之道。

《外滩大会蚂蚁集团吴敏芝:未来好的组织在于充满温度的人机共生关系》

蚂蚁集团资深副总裁、首席人才官吴敏芝分享了蚂蚁在组织治理与人才战略上的探索。从组织角度,AGI 推动组织朝着更敏捷、灵活、扁平和开放协作的方向演化。蚂蚁尝试通过跨组织、任务导向的虚拟项目制,赋予团队更多自主权,并通过新型评价机制激发员工参与感和投入度。AGI 时代,人才的角色也从“执行者”转变为“与 AI 协同的创造者”,从擅长“解决问题”转变为擅长“定义问题”。从文化角度,吴敏芝强调核文化是组织的“土壤”,而“开放透明、简单互信、求真务实”正是蚂蚁营造安全探索环境、鼓励员工拥抱不确定性的实践路径。“AGI 时代一个好的组织不在于拥有最强的模型与算力,而在于一个充满温度的人机共生的关系。”吴敏芝说。

《外滩大会蚂蚁集团吴敏芝:未来好的组织在于充满温度的人机共生关系》

蚂蚁集团资深副总裁、首席人才官吴敏芝

为溪创始人、罗汉堂秘书长陈龙则从历史发展的视角理解 AI 与组织以及工作者之间的关系。“历史上商业模式和组织的形成和演变都是围绕信息革命而发生的”。他结合自己的推理、数据、场景“智能三环”理论,认为 AI 是赋能者,而不是颠覆者。而从人的角度,他提出个人要想成为智能工作者,需要做到三点,“需要掌握 AI 的能力,学会和 AI 协同,更重要的是,做 AI 做不到的事,这里面就包括人类的情商、沟通能力、讲故事的能力和系统性思维。”

《外滩大会蚂蚁集团吴敏芝:未来好的组织在于充满温度的人机共生关系》

AI 已经成为了产业变革的新引擎,其中一个体现就是“人机协同”推动效率达到新高度。蓝色光标高级副总裁曲增波带来了一个实践者案例。“蓝色光标的愿景是成为一家真正的 AI 营销公司和全球化公司”。为了实现这一目标,蓝色光标构建了 BlueAI 自研产品矩阵,高度重视高质量的数据以及高 AI 素养的人才。“蓝色光标将 AI 应用深度融入绩效评估和晋升机制,AI 考核比重已提升至 50% 以上。”

《外滩大会蚂蚁集团吴敏芝:未来好的组织在于充满温度的人机共生关系》

而在创业公司的维度上,出海去孵化器创始人 Yucheng Liu 提出了“一人独角兽”的新形态,他认为 AI 正在推动组织从“规模取胜”转向“效率取胜”,“在 AI 时代,最小的单元可能拥有最大的能量”。而作为一家 AI 原生公司,具身智能领域的星海图 CEO 高继扬表示,AI 驱动的效率工具能够持续提升组织效能,从而提升组织生产力达到业务目标,“如何运用 AI 的能力去创业,是每一个 AI Native 创业者必须考虑的事情。”

《外滩大会蚂蚁集团吴敏芝:未来好的组织在于充满温度的人机共生关系》

AI 时代我们的组织和人会发生怎样的变化?在论坛的最后,来自蚂蚁集团、罗汉堂、香港大学、《哈佛商业评论》中文版以及 DeepWisdom 的专家及实践者就这一议题进行了探讨,大家普遍的共识是,不管时代如何改变,组织与员工之间的信任是最重要的。在 AGI 时代,改变的是人机协同新范式下效率的提升与工作流程的重塑,而不变的是人最宝贵的创造力、同理心、共情能力和善意,对于建立信任,这是更重要的东西。

圆桌论坛:人机共融,未来组织的变与不变

2025 外滩大会以“重塑创新增长”为主题,共设 1 场开幕主论坛、40 多场开放见解论坛、2 场全球主题日系列论坛、18 场创新者舞台、10000 平米科技展览、5000 平科技集市、科技智能创新大赛和 1 场科技人才招聘会,此外还有创投 Meetup 等特色环节,为参会者提供深度交流与合作的机会。

点赞

发表评论

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