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PTC中国区技术总监 秦成 目前,防控和复工复产已成为疫情阻击战两个最为关键的词,疫情防控关乎生命,复工复产关系生计。很多企业已启动“全国接人”模式,使用“复工包机”接回自己的员工复工复产。中国是…
分类:见解
李颖:新基建背景下制造业数字转型新图景
文 | 工信部信息技术发展司一级巡视员 李颖 3月4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召开会议,强调要加快5G网络、数据中心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进度,“新基建”成为社会广泛关注的热点。“新基建”的关键在于“数字基…
徐晓兰:提速数字基建建设,激活高质量发展源动力
中国工业互联网研究院院长 徐晓兰近日撰文指出,发力数字基建是立足当前,应对疫情冲击、促消费、稳增长的有效手段,更是面向长远,构筑数字经济创新发展之基、谋取未来国际竞争优势的关键之举。但推动数字基建建设,应…
后疫情时期数字平台发展研判
疫情防控与复工复产,事关百姓安危和产业兴衰。数字平台在抗疫情、保民生、稳经济、促就业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成为此次战“疫”制胜关键力量。同时,战“疫”实战也充分暴露了数字平台存在的诸多问题,为疫后数字平台…
发展工业互联网,CT准备好了吗?
CT——通信技术,在工业互联网技术体系里是与IT(信息技术)、OT(运营技术或操作技术)并列的三大技术之一。工业互联网对通信网络的要求,从技术上讲,就是要符合高带宽、高速率、低时延、高可靠、广覆盖;从类型…
后疫情时期的数字化转型方法论
疫情凸显数字经济的重要性。随着工信部《中小企业数字化赋能专项行动方案》的实施和《关于推动工业互联网加快发展的通知》的发布,以及企业需求侧数字化内生动力的持续,后疫情时期,数字产业以及产业数字化也许将在结构…
IBM袁以拓:后疫情时期,制造企业价值创造体系面临重构
近日,“数字新基建”扑面而来,这对于制造业进一步发展数字化、网络化和智能化无疑是一个重大利好。不过,在分析利好的同时,企业对战“疫”中体现出来的数字化、智能化能力进行反思,对工业互联网发展作进一步思考,从…
不确定性持续增加,加推数字新基建意味着什么
3月4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召开会议,强调要加快5G网络、数据中心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进度,“新基建”成为社会广泛关注的热点。从2018年底以来中央历次重要会议提及的相关内容看来,这个“新”字的核心体…
英特尔宋继强:“科学为源、技术为器”——疫情之下的思考
一场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让这个春天变得不同寻常。新冠病毒以超乎想象的速度与广度,影响了人类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这是全人类共同面临的挑战,跨越国家、行业和学科的界限,需要大家携手应对。 作为一名科技从业…
为什么AIoT是持续技术创新的必备要素
文 / Andrew Grant, Imagination Technologies人工智能资深总监 随着许多技术已经在边缘运行,我们开始看到人工智能(AI)和物联网(IoT)的结合,即人工智能物联网(A…
王坚:“新基建”提速为推动工业互联网大数据发展带来重大机遇
文 | 中国工业互联网研究院首席科学家 王坚 资料图片:中国工程院院士,阿里巴巴集团首席技术官 王坚 近期,中央政治局密集召开会议研究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部署统筹做好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 5G、…
从零售业的实践看疫情下的数智价值
自今年1月20日国务院将新冠肺炎纳入法定传染病至今,“战疫” 成为举国最紧急重要的关键词。受疫情影响,多家投资机构将2020年中国GDP增长预期降至5.1%-5.5%,2月20日,国信证券预计一季度GDP…
昆仑数据:工业大数据7大误区
文 | 首席数据科学家 田春华博士 7个误区,分三批,包括规划层面,技术路线方面,以及执行层面,可能遇到的问题。 言不及义:脱离业务逻辑的数据分析是浪费 案例:曾和合作伙伴探索过空压机的大数据分析。在涉及…
观点:从产业互联网投资看工业智能发展
从产业互联网到工业互联网,5G,以及到当前的疫情之下的新基建,产业界、投资界对企业服务领域的关注度一直不减。从这几年的发展现状来看,工业互联网领域不论是网络、平台还是安全,基本上以垂直行业的垂直业务场景为…
新基建的三大核心:5G、AI、大数据
日前,习近平总书记在统筹推进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部署会议上指出,疫情对产业发展既是挑战也是机遇。一些传统行业受冲击较大,而智能制造、无人配送、在线消费、医疗健康等新兴产业展现出强大成长潜力。…
腾讯李向前:为什么说工业互联网平台在数字化“战疫”中有温度有担当
文 | 李向前 杨锐 吴朋阳 张雪琴 此次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我国在应急医疗、公众健康、疫情防控与复工复产等方面都经受了全方位的考验。在这次战疫过程中,以新一代信息技术和互联网为代表的数字化手段起到了不…
专稿 | 疫情“压力测试”如何提速工业互联?“场景式”新机遇不容漠视
文 | 中国工业互联网研究院院长 徐晓兰 新年伊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席卷全国。这场突如其来的疫情危机,可谓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一次大考。英国《金融时报》在社评中将这次“新冠病毒”造成的全球影响比喻为“…
工业互联网平台赋能复工复产现状、问题及建议
文 | 赛迪智库信息化与软件产业研究所 宋颖昌 孙刚 管桐 当前,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进入关键时期,各地在全力做好疫情防控工作的同时,多措并举推动企业有序复工复产。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要“落实分区分…
张健:疫情将促进工业互联网快速发展
“从短期看,需求侧的数字化转型进度可能会受到一些影响。但无论是从短期还是长期看,疫情将会进一步促进工业互联网的快速发展。”国家工信安全中心系统所副所长张健在接受采访时说。 数字化转型、工业互联网建设总的可…
为什么坚定看好工业互联网中长期发展趋势
继国家十大双跨工业互联网平台为代表的工业互联网企业在疫情防控中的出彩表现之后,如何运用工业互联网助力复产复工成为当下的重点。不过,疫情对以工业互联网为抓手的数字化转型会带来哪些影响?工业互联网中长期发展趋…
专家观点二:疫情对经济的影响
顶峰或已临近;各种措施需要精准救助;拐点或已到来。 新浪财经:如果复产有序 疫情对于经济影响的顶峰或临近 本次新冠疫情爆发之前,由于外部贸易摩擦消退和稳定的政策支持,2020年中国经济本将处于小周期复苏阶…
疫情之下:5G融合发展有望进一步加速
受疫情影响,我国5G网络建设、用户发展产生一定程度延缓,但5G在疫情防控中的创新应用产生了良好的示范带动作用,5G与经济社会各领域融合发展的步伐有望进一步加速。 一、短期延缓我国5G发展 5G网络规划建设…
彭波:新冠肺炎将给中国互联网带来十大变化
因新冠肺炎疫情我们注意到一个现象:国家每遇到一次重大的灾难,中国的互联网就出现一次飞跃式发展。1999年,美国军机轰炸我驻南斯拉夫使馆,中国互联网诞生时政类BBS,互联网作为媒体登上中国的历史舞台。200…
新冠肺炎疫情对数字经济领域消费的影响及对策
新冠肺炎疫情背景下,国家经济运行各方面受到不同程度影响,数字经济领域消费在此次疫情中起到特殊作用,同时也迎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 一、数字经济领域消费成为疫情形势下抵抗风险的重要力量 此次疫情爆发时间特殊,…
专稿 | 以工业互联网“良药”,疗制造业中小企业“疫病”
一、疫情来袭加剧制造业中小企业寒冬 自2019年12月至今,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已肆虐我国两月有余,在广大人民群众生命安全面临巨大风险的同时,我国经济也为此蒙上了一层阴影,首当其冲者就是2019年已然面临发展…
新冠肺炎疫情对数字经济投资的影响及对策
数字经济投资因其在短期内拉动经济增长效果明显,对国民经济发展发挥着关键作用。数字经济投资包含了所有与数字经济发展相关的投资活动,对推动技术进步、提高企业经济效益、促进产业转型升级等具有重要意义。数字经济投…
疫情不改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高质量发展态势
新冠肺炎疫情短期内对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产生冲击,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也因此受到一定的负面影响。长期来看,我国经济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变,战略性新兴产业仍将持续高质量发展态势。同时,新冠肺炎疫情暴露或引发的产…
新冠肺炎疫情对数字经济发展及宏观经济的影响 疫情持续时间是核心因素
在重大疫情来袭之际,数字经济作为经济新动能,是否能够经受冲击,是否能够支撑宏观经济稳定甚至引领经济发展,需要加强分析和研判。通过对比2003年“非典”疫情,量化研究结果表明,本次疫情持续时间是数字经济增长…
抗击疫情与工业互联网平台
抗击疫情,是一场医疗“战役”,也是一场数字化战“疫”,疫情研判防控、物资生产调度、产业链协同等都是对我国现代制造业体系的一次数字化大考。 产业互联网发展联盟、中关村信息技术和实体经济融合发展联盟、工业互联…
马龙:建立工业互联网服务能力的构想
文 | 马龙 按照马斯洛需求理论,工业互联网提供的服务或能力应具备三层境界。 第一层境界是对人类的生理需求和安全需求做出回应,其核心是解决工业企业和产品存在的问题。 工业生产的产品既为我们提供了解决生理需…
邬贺铨:工业互联网要以普惠中小企业为导向
谈中国工业互联网的发展,先要从德国、美国两个先行者说起。简要谈三个问题:美德发展工业互联网的直接诱因与预期;工业互联网与消费互联网有本质区别;中国要以普惠中小企业为导向。 美德发展工业互联网的直接诱因与预…
5G+物联网:智能制造步入快车道
技术和业务趋势以有利于制造企业的方式迅速发展。一年来物联网和5G技术更加成熟,以至于企业决策者能够评价在数字化战略中使用这两种技术产生的效益。他们发现,如果物联网和5G技术成为其工业4.0投资计划的有机组…
任正非时隔5年重返达沃斯,30分钟对话六大看点(附实录)
2020年冬季达沃斯论坛于1月21日-24日召开。本届达沃斯论坛主题为“凝聚全球力量,实现可持续发展”。华为创始人任正非出席了主题为“科技竞赛塑造未来”的分论坛,与《人类简史》作者Yuval Noah H…
Software AG能源专家眼中的2020:高效、透明、可持续
不管你喜不喜欢,石油和天然气行业始终在为工业和消费者提供了大部分燃料。需求来自最终用户,因为他们需要便宜、清洁的燃料来供暖和开车。工业领域也同样希望能保证其制造过程和供应链的正常运行,不同的是需求规模更加…
如何打通工业互联网人才短缺瓶颈
经过两年多的建设和发展,中国工业互联网的短板,逐渐从缺市场、缺技术、缺政策,转移到了缺人才。这点突出表现在今年工信部信软司召开的跨行业跨领域工业互联网平台交流座谈会,十家代表当下中国工业互联网发展最高水平…
五大关键词:回眸这家50年历史的传统软件厂商走过的 2019
圣诞将要来临,新年的钟声也即将敲响。 2020年已经匆匆走来。 对Software AG 来说,即将辞别的2019年是重要的一年,也是非常值得回忆的一年——公司迎来了成立50周年的日子。过去五年间,受益于…
北航刘强:“三要三不要”实施智能制造
12月14日,中国机电一体化技术应用协会成立30周年庆祝大会在北京举行,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机械工程及自动化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刘强就智能制造理论体系架构进行了主旨演讲。 据悉,我国教育部已在高等院校本科专业…
企业对其网络安全工作充满信心,但弱点依然存在
如今,保持数据完整性和网络安全性已成为全球各地企业面临的主要挑战。他们面临的威胁规模巨大。 尽管存在风险,但令人震惊的许多安全决策者似乎对他们的公司没有利用漏洞的能力充满信心。根据Forrester的最新…
思科:护城河越来越狭窄
两年多前,Seeking Alpha 在Cisco(CSCO)上发表了我的上一篇文章。我从以下观察开始本文: 思科的案例众所周知。思科正处于多年的重组期,批评人士称该策略无效。有足够的材料可以证明这一说法…
工业软件未来应该如何发展
道路艰难,但必须走的路一定要走。 过去一年里贸易战以及我们科技公司所遇到的潜在风险,让我们更为清晰地看到“自主创新、掌握核心科技”的重要性,这是原本应该走的路,只是过快的市场扩张让我们都没有来得及走,在过…
我国工业互联网亟需突破十大关键核心技术
当前,我国工业控制、工业软件、工业网络、工业信息安全、边缘智能、工业大数据分析、工业机理建模、工业应用开发、开源平台、开源社区等关键核心技术存在空心化、短板化、空白化的问题。亟需围绕顶层路线图制定、产融结…
工业互联网平台发展的限制与推动力有哪些?
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的深度融合,推动了工业互联网平台在全球范围内蓬勃兴起,已形成数字技术驱动的价值创造新生态,并有望对生产组织方式和商业模式带来深远的影响。我国工业互联网平台在国家政策引导下进入快速发展…
中国工程院院士何友:工业大数据面临三大挑战
“工业大数据是新一轮产业革命的核心,是实现工业4.0、工业互联网和中国智能制造的重要抓手,将推动企业从‘制造’走向的‘智造’。但是,当前工业大数据面临几个方面的挑战。”11月14日,中国工程院院士何友在2…
李颖:工业互联网平台赋能高质量发展
日前,2019国际工业互联网创新发展论坛在第二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现场成功举办。论坛由工业和信息化部主办,中国工业互联网研究院和上海金桥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联合承办。 工业和信息化部信息化和软件服务业司巡…
人工智能技术在商业银行有哪些应用
随着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作为与信息技术融合最深的行业之一,金融行业积极推动人工智能应用落地,在提升业务效率、优化成本控制、完善风控体系、推动产品创新等方面取得了明显突破。 …
Gartner:无技术背景的CIO怎么开展工作
Gartner认为,从2015年到2018年,来自非IT背景的CIO的百分比增加了两倍多,如今有超过四分之一的CIO是没有传统IT经验的。由于没有接受过正规的IT教育,这些CIO必须学习一定的技术基础,才…
CIO不能忽视的五个区块链现实问题
区块链并不是一个单一的技术。术语区块链实际上包含了广泛的技术,从智能合约到代币,再到将不断成熟并可用的共识模型。反过来,CIO应该计划自己的区块链策略的渐进演变。 现实1:区块链的四个阶段 1. 区块链授…
建行首席经济学家黄志凌:关于平台经济的若干思考
不久前,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促进平台经济规范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收到了市场的强烈反响。市场普遍将《指导意见》的出台视为重大利好,认为必将引发新一轮的“平台经济热潮”。作为经济学…
5G:未来产业发展的基石
当互联网与5G相遇,将碰撞出怎样的新火花?5G在互联网领域如何证明自己的创新和颠覆?在新兴技术环境下,互联网对经济的促进效应如何走向?让人拭目以待。 5G这一年,成长速度惊人。从概念热炒到步入商用,从发牌…
我国银行系金融科技公司研究
过去几年,我们见证了互联网金融的野蛮生长,以第三方支付、P2P网贷企业为典型代表,由于大部分参与者是非金融持牌的互联网公司,在经营规范性、风险管理、监管适用性等方面存在问题,引发了一系列监管套利风险与信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