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以软件为城市赋能的过程中,城市也为东软的软件产业的发展带来了强劲动力,实现了软件的国际化以及软件和汽车、医疗等行业的融合。
7月6日,由国家商务部、科学技术部、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和辽宁省人民政府主办,大连市人民政府、国家商务部外贸发展事务局承办的“2023中国国际数字和软件服务交易会”在大连隆重启幕。在开幕式上,被媒体人亲切称为“刘老师”的东软集团董事长刘积仁以“信息技术与健康城市”为题发表主题演讲,受到观众热烈欢迎。
任何一项技术创新都需要长期积累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发现,东软总是踩对了节奏:无论是做医疗设备,做智能网联汽车,还是做智慧医院,每每都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在旁人眼中,被认为是踩准了“风口”。
在刘老师看来,任何一个技术创新都需要长期积累。
实际上,社会上对东软过去所从事的很多事业都是持怀疑态度的。比如说25年前关注大型医疗设备的时候,大家普遍认为,一家做软件的企业,怎么可能做成医疗设备;在20年前涉足智能汽车行业的时候,也有不少人相信,软件汽车做汽车,简直是异想天开,如今在车联网方面,东软已经成为一个带领者,解决方案应用于国内几乎所有整车企业;前些年东软做云医院的时候,又有人怀疑,医疗服务怎么可能走向家中,必须都得到医院才能看病,东软坚持了十年,疫情期间,大家发现,原来医疗真的可以服务到家……
“风口这个词儿我不很喜欢。”刘老师很直白地说:“只是说,那个时候大家不认为风口;也不是现在我们踩到了风口,而是风迎面而来。很多的创新,只要仔细看一看,它的背后都有不断的进步、积累和迭代的过程。”
如今,人工智能迎面扑来,的确成了风口;东软也组建了元宇宙的研究院,加大了人工智能领域的研发,和日本的大学合作用人工智能和算法,个性化研究分析膳食结构对不同的人群产生更好的食疗效果。
刘老师指出,他上大学、读硕士的时候学的就是人工智能。然而,那个时候没有强大的算力,也没有庞大的数据,不可能搞计算出来。新的算法,主要来自于新的数据,来自于新的实践,而这个实践的过程还需要很长的时间。
人类永远在变化的环境中不断进步
谈到新一轮的人工智能带来的冲击特别是对人员就业的冲击,刘老师认为,工业时代,机器的自动化,网络的建立等,的确淘汰了很多的蓝领工作,比如传统生产线上减少了大量的装配工人,或者电网也不再需要那么多人负责电源的开关,电话自动交换机取消了接线员等等。
如今,人工智能让类似编写一段影像、描绘一幅画作、创作一篇文章等工作越来越容易。这并不意味着是一种简单的取代,而是一种新的工作方式。这个时代,每个人是否考虑好了新的选择?比如今天从事创意的工作,在认可的行业就显得很重要。实际上,创意专业的所学,很可能跨越了多个行业的。
刘老师特别喜欢用AI画画,作为个人的爱好,他相信自己未来会超越一般中等水平的画家。
“这样的作品表达的肯定是我的创造,附着了我的个性和喜爱,以及我的追求。但这个成功并代表我自己的能力,而是一种计算的能力,一种人工智能的能力。”刘老师说。
医学也是同理。虽然目前看病已经变成了常规,未来更多会借助ChatGPT、大模型;看一个病,可能不再需要那么多医生和检查,但是人们却发现还有很多很多疾病完完全全超出人们过去的认知。
所谓的淘汰,都是用人类的智慧在更高水平的阶段解决了原先无法解决的问题,再迈向下一个阶段。
人类会永远是在这个环境中不断进步的。
融合科技和数字化与行业应用,实现产业数字化
当前,中国社会正面临人口结构的变化和健康医疗持续发展的压力。东软下一步将努力整合自己的力量,把科技和数字化与教育、医疗服务这三个要素进行有效融合,实现产业的数字化。
“我们更应该看到,垂直行业之间的融合通过数字化所连接的总和,它将带来更大的价值。”刘老师说。
以发展健康医疗为例,东软在大学旁边正在建设一个健康医疗科技园,目前已经建成了一家心血管医院、一家口腔医院,还有一家康养医院10月份即将建成。据介绍,园区内将不断建立各种各样的服务生态,核心是以人为驱动。比如说老年到那儿不是去养老和治病,首先是去学习。
刘老师特别希望老人学习数字艺术,给他们带去新的乐趣。当然,学习、养生,或是医疗,迄今还没有数据来证明对阿尔斯海默,对每个人的敏捷度思考有多大的治疗效果,一切都在尝试和探索中。
除了建设自己的医院,东软同时还在成立自己的研发机构,用这些平台打磨面向未来健康医疗服务和管理的数字化的模型。几年前东软成立的健康医疗科技学院,为学数字化技术的人培养医学知识,把这两个方面的知识融合起来,更好地应用于国家未来大健康产业的发展。
“未来东软并不是运营医院,而是希望自己成为为医疗机构和城市健康管理的数字化平台的构建者和赋能者。”刘老师说。
告诫中小企业突破成长窘境
科技带领人们步入了数字经济的这个时代。像东软这样大企业是因为提前十几年甚至20年布局,现在可以从容的拥抱数字经济的成果。那么对于中小企业或者年轻人而言, 他们的机会在哪儿?
刘老师认为,他们的机会就是创新。事实上,今天人们看到的任何一家大企业都是从中小企业成长起来的。
东软一开始做的时候也是从三个人开始的。到了100人的时候才开始做医疗设备。
在刘老师看来,一家创业公司,首先要有长远的计划,这是能够成功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不要期待着短期的成功。任何一个时代,短期成功绝对是意外。
把握社会发展趋势、解决社会问题是取得成功的另一个重要原因。创业者如果将解决自己从穷到富的问题作为目标,那就很难做成功。要看到社会的需求,社会的需要就是创业者存在的原因。
做这个选择题的时候,你可能就要坚持,坚持的背后要想好一个问题,自己有能力坚持到胜利到来那一天吗?有可能资源不足,组织不足,人力不足,或者技术力不足,忍耐力不足、资本力不足,生态里生存力不足,这种情况下就不能轻举妄动。
任何一个创业者都要十分客观的看自己。
“哪个地方好,哪个地方困难,自己很难看明白,也算不出来,但找人工智能,都会给出很清楚的答案。”刘老师笑着说:“我认为,一个创业者要知道,成功都是从一步一步做起来的。”
持续打造数交会品牌,让城市充满活力
从2003年起,东软就参加了历届大连软交会或数交会,可以说,东软见证了大连、沈阳,乃至辽宁软件产业的发展。
从1996年至今,东软到大连发展软件产业将近30年的时间。目前东软配备有6000多名软件工程师,在大连有三个软件基地。其中汽车网联领域的专门人才有数千人规模,从事智能服务终端团队也设在大连。两万多名大学生在大连实习。
东软也一直是中国软件出口的第一名。
谈到软交会数交会给东北的软件企业带来哪些机会,刘老师说,软交会和数交会十分重要。会议是东北区域在创新发展、在新经济领域的一个时尚品牌,这个品牌过去可能比现在还要辉煌,还要显亮。持续的打造这个品牌十分必要。大连时尚有大学、有智慧软件,产业基础十分之好。
“一个城市要成为一个时尚的城市,成为跟时代同步的城市,首先要赢得别人的认知,让外人看到像鹤岗,那你就是鹤岗,外人看到像个硅谷,那你就是硅谷。”刘老师说。
在刘老师看来,软交会数交会打造了创新经济发展的平台,是召唤其他优秀企业到大连投资和发展的平台,是辽宁振兴计划里的最最重要的组成部分。
刘老师相信,当人们谈数字化变革,谈到智能制造,谈到所有的内容的时候,大家都知道,没有软件是不可能的。一个城市如果没有软件产业的规模化发展,也不可能成为一座创新的城市,因为软件无所不在。
所以这个平台十分重要。
疫情之后,看到今年又开启了大规模的开展起来,刘老师十分高兴;他希望大连能坚持下去,软件企业也坚持下去,社会各界都能参与和支持下去,让这张名片更加闪亮、更加耀眼。
当天,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李德仁,中国科学院院士钱德沛,加拿大工程院院士、欧洲科协科学院院士杨天诺,商务部贸易司司长王东堂,科技部副秘书长贺德方,中国贸促会展览管理部部长乌圣荣等专家院士出席“2023中国国际数字和软件服务交易会”开幕式;辽宁省委副书记省长李乐成,省委常委、大连市委书记熊茂平,省政府副省长靳国卫,省政府秘书长冯守全,以及省委网信办、省发改委,工信厅、大连市人大、政府、市政协相关领导,来自11个国家的驻华使领馆,办事机构,经贸机构,跨国公司代表,国内外数字领域领军企业代表,也一并出席开幕式。
- 云栖通道开放,AI应用领域专家代表热议大模型 – 2024年9月20日
- 阿里云AI基础设施升级亮相,模型算力利用率提升超20% – 2024年9月20日
- 小鹏汽车核心业务迁移至阿里云倚天实例,节省20%算力成本 – 2024年9月20日